Bob's Home Library
home

Bob's Home Library

26 - 目送
龙应台
随笔 [26]: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27 - Here is New York
White, E.B.
随笔 [27]:   Perceptive, funny, and nostalgic, E.B. White's stroll around Manhattan remains the quintessential love letter to the city, written by one of America's foremost literary figures. The New York Times has named Here is New York one of the ten ...
28 - 寻找家园
高尔泰
随笔 [28]: 風物依舊,新世界不新,好像舊世界的延伸,只是沒有了家。——高爾泰  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尊嚴、美學與自由的追求  美學名家高爾泰生死歌哭之作  2007年獲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當代漢語貢獻獎」  被譽為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穫之一  你很久沒有看見這樣一部作品了。文字可以如此簡單又無比優雅,情感可以如此清簡又無比飽滿。原來故事可以這樣講,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不用吶喊,不用悲泣,卻讓你懂得!從內心裡真正懂得。  本書共三卷。  第一卷【夢裡家山】,從一個孩子的眼睛,看一個角落裡的一段歷史。...
29 - 火与冰
余杰
随笔 [29]: 这是余杰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散文集(他自己说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的修订版,里面少了一篇驳斥吴小如的文章(我实在是找不到了,目录有,但是内容里漏了),其他,应该无误。没有现成的介绍,就按照毛孙子体写一句吧:《火与冰》是一本好书。
30 - 半生为人
徐晓
随笔 [30]: 这本散文集是以写人为主的。书中所写的人物——赵一凡、周郿英以及“今天派诗歌”群体中的芒克等人,是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涌现出的一批“新人”。  作为《今天》诗刊的重要编辑,徐晓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是历史的参与者。徐晓在《永远的五月》、《爱一个人能有多久》中追忆与爱人周郿英的生死恋情,《无题往事》一文回忆了她与一代奇人赵一凡的交往……在那个年代,这一群体所代表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以及敢于怀疑的理性精神,使许多人着迷。作者试图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记录下那个年代的人和事,...
31 - 西窗随笔
柏杨
随笔 [31]: 一九六三年夏历五月,柏杨先生正在前途茫茫,愁眉苦脸,漫画家牛哥先生忽然驾临,以手俯我御背,告曰:“老头,我最近帮朋友的忙,接编台北《公论报》副刊,看你着实可怜,特来提拔,可每天写五百字,以免阁下沦于饿殍。”我曰:“杀人杀死,救人救活,要写每天就写一千字,五百字能有几文钱哉?”他慨然应允。当时心中大喜,就要请他吃香片热茶,他已大汗淋漓啦,既然无福消受,只好狼狈辞去。从此柏杨先生就写了起来,并定名为《西窗随笔》+夫西窗者,有异于东窗南窗北窗之窗也——每天一篇,颇为起劲。本书内容包括...
32 - 风声·雨声·读书声
朱学勤
随笔 [32]: 本书记载了作者带着“问题意识”问学十年的心路历程,既有甘坐冷板凳写出的学术文章,也有破门而出,剑锋直指时代命题的短论,书评,在一束 意气风发的论述中,蕴涵着“笑着的”、“叫着的”、“哭着的”深度思想拷问。这些学理层面的思索,笔端常带感情,反映了一个思想史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国 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对精神生命的自我淘洗和执著追求,在浮躁蔽日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朱学勤,1952年9月出生于上海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