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s Home Library
home

Bob's Home Library

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
三毛作品集 [9]: 三毛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撒哈拉的故事》,由12篇精彩动人的散文结合而成,其中《沙漠中的饭店》,是三毛适应荒凉单调的沙漠生活后,重新拾笔的第一篇文字,自此之后,三毛便写出一系列以沙漠为背景的故事,倾倒了全世界的中文读者。
有关品味(2012.12.2更新)
彼得・梅尔
随笔 [3]: “品位”是种什么东西,我想那是个花钱且麻烦的游戏。我从来没有奢望拥有游艇、赛马或男管家对那种纯黄铜饰物和密码锁的鳄鱼皮包,也提不起兴趣。更别说玩味那些“妙到毫巅”的生活细节,比如,纯粹的喀什么米尔羊绒、手工缝制的科尔多瓦皮鞋,用苏特恩清蒸的肥鹅肝……我得承认,有时候,这些诱人的“品位”极其美好,而且可能一试上瘾,这种感觉,就是你在尝过真正的鱼子酱子之后,那种伴随绝望的迷醉,我艳羡,我欣赏,也有一点渴望,假如没有了这偶尔享用的盛宴,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书中除了专谈有意放纵挥霍的文章...
民主的细节
刘瑜
哲学/宗教 [3]: 这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给一些期刊报纸写的专栏文章结集,其中主要是给《南方人物周刊》的文章。全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随笔 [22]: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活着活着就老了
冯唐
随笔 [9]: 冯唐的随笔“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主题,没有悬念,有的是浓得化不开的思想和长满翅膀和手臂的想像”,他的随笔“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任何一页都是杂花生树,群英乱飞”。   本书收录的随笔,全部是冯唐近年来的代表作。这些随感而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自由、时尚、前卫的思想、文笔犀利幽默,既调侃又老道深髓,极富哲理,常有惊人之语,既能让读者忍俊不禁,又能给读者的新的启迪。
活着的理由
钱理群
文化 [7]: 本书乃钱理群先生最新一本“退思录”。钱先生保持了其一贯的思考方式及思考力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其“搅动灵魂”主题的发展,既是对严峻现实的正视,又有超越现实的思考。因此,本书的文章集中讨论了一系列的“问题”:“活着的问题”,“教育的问题”,“学术的问题”,而贯穿其中的却是两个关键词:“活着”与“承担”。“活着”讲现实的生命“存在”:存在的理由、根基、危机等等;“承担”,则是追寻存在的“意义”,从历史经验中提升出的既旧又新的生命存在方式,即所谓对自我、事业和社会的“三承担”。而在这背...
火与冰
余杰
随笔 [29]: 这是余杰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散文集(他自己说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的修订版,里面少了一篇驳斥吴小如的文章(我实在是找不到了,目录有,但是内容里漏了),其他,应该无误。没有现成的介绍,就按照毛孙子体写一句吧:《火与冰》是一本好书。
物质生活
玛格丽特·杜拉斯
小说 [8]:   本书系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的一部随笔集。随笔集收有四十八篇文字,长短不一,短文不过三、五百字,长的有一万字,大多与写作的事相关,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   作家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和我们进行交流,而我们也在这交流中为作家的真诚所感动。的确,写作与阅读永远是相通的。
病了的字母
陆春祥
随笔 [19]:   “杂文不一定要横眉冷对,也可以表现得很温柔,且不失锋芒。”陆春祥表示,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火药味”浓厚的杂文集,而是为探索杂文出路而出版的“实验 ”之作。《病了的字母》按杂文标题的汉语拼音首字母排序,将文章分门别类,有机串联,并以中草药名称作为各篇题头的“注解”,寓意“良药苦口”的杂文风格。
目送
龙应台
随笔 [26]:   目送共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是为一本极具亲情、感人至深的文集。由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苍老、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出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出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知我者謂我心憂
钱理群
随笔 [11]: 這本書的最大特點就是“不公開性”,它從一開始就不準備公開發表,這樣才保持了最大限度的思考與表達的真實性。我們這一代人活得實在太窩囊,一輩子都在看著別人的眼色,按照體制的要求,說大話,套話,廢話,假話,做違心的事和文。現在老了老就太對不住自己了。我要最大限度保存一個真實的自我。  本書的另一個重要動因,是要以此記念遛寺(谐音……)運動二十週年。我始終認為,自己對二十年前,以青年學生、工人、市民的犠牲為代價的運動,是負有責任的。我說過 ﹕作為老師,卻沒有盡到保護學生的責任,儘管我無...
神曲
但丁
诗词 [3]: 《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故事叙述主人公但丁本人在三十五岁那年突然迷失了正路,彷徨了一夜之后,来到一座曙光笼罩的小山脚下,刚欲登山,却被三只野兽(豹、狮、狼)挡住去路。危急之中,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受贝雅特丽齐嘱托,前来搭救他,并引导他去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后贝雅特丽齐又亲自引导他游历天国。《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国篇》三部曲是但丁游历过程和见闻的记载。《神曲》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给了中古文化以艺术性的总结,并显现出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稻草人手記
三毛
三毛作品集 [10]: 生命跟人恶作剧,它骗人化进故事里去话,它用种种的情节引诱着人热烈地投入,人,先被故事捉进去了,然后,那个守麦田的稻草人,就上当又上当地讲了又讲。麦田已经快收割完了,农夫的孩子拉着稻草人的衣袖,说:“来,我带你回家去休息吧!”
纳兰词笺注
纳兰性德
诗词 [1]: 纳兰词笺注
罗西与苹果酒
洛瑞·李
传记 [12]: 在本书中,作者以他在故乡山坡上的号叫开启记忆之门,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返那个死亡阴险缭绕的灰白村落,进入童年时期的各式幻想与梦魇之中,透过他诗样的笔法,那段已然远去的岁月,那个不复存在的时代与生活方式,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宛如一部朴实而美丽的怀旧电影……
花间集
赵崇祚
诗词 [5]: 《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后蜀时赵崇祚编的一部词集。 (子乌注:pdf为竖排版,mobi和epub不确定在阅读器上是否会缺字,因为生僻字相当多。)
莎乐美
Oscar Wilde
戏剧 [2]: 独幕剧
莎士比亚全集
威廉·莎士比亚
戏剧 [1]: 莎士比亚(W. 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 出生日期: 1564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 1616年5月3日 职业: 剧作家,诗人,演员 代表作品: 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西窗随笔
柏杨
随笔 [31]: 一九六三年夏历五月,柏杨先生正在前途茫茫,愁眉苦脸,漫画家牛哥先生忽然驾临,以手俯我御背,告曰:“老头,我最近帮朋友的忙,接编台北《公论报》副刊,看你着实可怜,特来提拔,可每天写五百字,以免阁下沦于饿殍。”我曰:“杀人杀死,救人救活,要写每天就写一千字,五百字能有几文钱哉?”他慨然应允。当时心中大喜,就要请他吃香片热茶,他已大汗淋漓啦,既然无福消受,只好狼狈辞去。从此柏杨先生就写了起来,并定名为《西窗随笔》+夫西窗者,有异于东窗南窗北窗之窗也——每天一篇,颇为起劲。本书内容包括...
诗经
Sheneyan
四书五经 [4]: 根据古登堡版本制作而成。不打算做epub/mobi版,因为在kindle看估计会大量缺字。
送你一匹马
三毛
三毛作品集 [3]:   《送你一匹马》收录了三毛回台定居后发表的一系列文章。   本卷与三毛早期作品风格不同,这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是出于对生命的感悟与体认而发表的心情文字。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是生命中的痛苦与思索,是对家人和朋友满怀的爱。
野火集(二十年纪念版)
龙应台
随笔 [17]: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龙应台的这把野火,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直烧到了今天,已成燎原之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甚至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能见到野火的影响。二十多年来,野火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 作者简介 · · · · · ·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台湾高雄,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
闹学记
三毛
三毛作品集 [7]: 如果你看过《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以及《背影》这三个阶段的三毛,你必须再看一本属于“后三毛时期”的《闹学记》,三毛以最新的文风与对真实生活的见证,向你展现了一个心神治愉的美丽新世界。
隨想錄一
巴金
随想录 [1]: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
隨想錄三:真話集
巴金
随想录 [3]: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
next page (last)